查看原文
其他

收藏!中共南京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干货全在这了

南京日报 2019-05-06


12月28日,中国共产党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举行。那么,这次全会都有哪些干货呢?别急,小编都帮你提炼好了!


12月28日,中国共产党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举行。南京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芃摄


六个“新”展示2018年高质量发展良好开局


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也是奋进新时代、建设新南京的关键之年。在12月28日召开的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上,省委常委、市委书记张敬华向全会报告2018年工作情况,用六个“新”展示南京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开局。


【核心阅读】

这一年,我们把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。这一年,我们把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贯穿始终。这一年,我们把激励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贯穿始终。


六个“新”看2018


【新的成绩】集中体现在主要指标的平稳增长上


  • 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%左右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%,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%。

  • 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54个、投资总额8550亿元。

  •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7%、首次突破1万亿元。

  • “三大攻坚战”取得重要进展,非法集资和互联网金融风险隐患得到有效整治,全市90%以上低收入农户和经济薄弱村实现摘帽。


【新的动能】集中体现在创新名城的良好起势上


  • 启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“121”战略,出台市委2018“1号文件”,实施“两落地一融合”等十大工程,扎实推进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。

  • 累计组建新型研发机构超过200个、孵化引进企业862家,新增科创型企业近2.4万家、增长17%。

  • 新增3名诺贝尔奖得主、55名国内外院士来南京创新创业,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34万、增长60%,首批29名高层次人才通过“举荐制”产生。

  • 打造集聚创新资源“强磁场”的做法,获国务院通报表扬。

  • 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展开布局,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正式挂牌,未来网络试验设施获国家发改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支持。

  • 高新园区功能得到提升,整合后的15个园区健康运营并快速发展,南京高新区跻身全国前20,江宁开发区排名位居全国第7。

  • 高新技术企业净增1282家、增长近70%,总数达3126家。

  • 南京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,专利授权量和PCT专利分别增长43%和170%。

  • 组建注册资本50亿元的科创投资集团,全市经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超1850亿元。

  • 聚力培育“4+4+1”主导产业,种好移大树、育新苗、老树新芽“三棵树”,重点打造人工智能、集成电路、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地标。


【新的面貌】集中体现在美丽古都的全面建设上


  • 完成外秦淮河沿岸、16条主次干道、192个老旧小区和600条背街小巷整治任务。

  • “米”字型铁路枢纽总图规划获批,长江大桥公路桥维修改造工程竣工通车。

  • 地铁建设七线并进,宁溧城际开通运营,总里程达到378公里。

  • 完成市级8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、100个宜居村建设,农村公路提档升级452公里,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农业基本现代化建设水平位居全省第一。

  • 实施滨江生态环境保护要点和长江岸线保护办法,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各认领一条入江支流治理任务。

  • 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,22个省考以上断面全部达标,5个主要入江支流控制断面消除劣Ⅴ类。

  • 推动“海上丝绸之路南京遗迹”和中国明清城墙申遗,成为国内首个国际和平城市。


【新的突破】集中体现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上


  • 组织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,在新的起点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。

  • 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00条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30条,工程建设项目审批“864”改革实现审批材料减少30%、时效提速50%以上。

  • 成功举办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并得到习近平总书记肯定,与文莱首都续签友城协议、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见证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友城达26个,全年开行中欧班列142列、6495车。

  • 建立禄口机场南京南站换乘体系。

  • 江北新区建设快速推进。直管区GDP增幅高于全市5个百分点,新增企业1万多家、增长近50%。

  • 中国(南京)知识产权中心落户运营,在全省首推行政审批“2330”改革。


【新的福祉】集中体现在人民生活的持续改善上


  • 连续10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。

  • 实打实办好35件民生实事,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,全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860元,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达2984元、位居全省第一,医疗救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并惠及14万困难群众。

  • 新开工保障房456万平方米,完成棚户区改造488万平方米,既有住宅加装电梯490部。

  • 新增停车泊位9万多个,打通“断头路”专项行动有序推进。

  • 普通高中增加招生4500人,“弹性离校”“空中课堂”等创新举措得到国家和省有关部门肯定。

  • 市中医院新址正式启用,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超过70%。

  • 推进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,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37张。

  •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预计达3.23平方米,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2500平方米。

  • 成立全国首家网格学院,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数量位居全国第一。

  • 制定并实施《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》,做好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、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等保障工作。


【新的气象】集中体现在管党治党的纵深推进上


  • 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,主动接受“政治体检”,扎实做好巡视“后半篇文章”。

  • 压紧压实党建责任,首次实施党建工作考核。

  • 制定出台激励担当作为“1+3”文件。

  • 组织开展市委3轮巡察,完成全市100个镇街巡察全覆盖,并向社区(村)延伸。

  • 截至目前,29条中央“点名道姓”问题全部整改到位。

  • 从六个方面坚决消除“杨、季”恶劣影响,政治生态进一步净化。

“稳进好”三篇文章描绘2019年发展新蓝图


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,也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。市委十四届七次会议描绘了南京2019年发展新蓝图。


【总的要求】
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、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决策部署,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、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南京工作提出的要求,统筹推进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,协调推进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坚持新发展理念,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,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、扩大高水平开放,牢牢把握“创新名城、美丽古都”的发展愿景,牢牢把握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的主攻方向,进一步解放思想、对标找差、创新实干,坚决打好“三大攻坚战”,全力做好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防风险、保稳定各项工作,以推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高质量建设“强富美高”新南京的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。


做好“稳进好”三篇文章


做好明年工作,要突出重点、抓住关键,在稳、进、好上持续用力,在稳的基础上实现稳中有进、稳中向好。


【关键字】“稳”


“稳”是主基调、是大局。统筹做好“六稳”各项工作:一要千方百计稳就业。二要全力以赴稳金融。三要多措并举稳外贸。四要扩大开放稳外资。五要聚焦重点稳投资。六要坚定信心稳预期。


  • 市委决定,成立市投资促进局,把明年确定为“招商突破年”,跑出南京新一轮高质量招商的加速度。

  • 一把手要把招商责任扛在肩上、抓在手上。既带头抓招商,保证每月外出招商时间;又完善招商机制,组织好招商力量。

  • 围绕主导产业谋招商,聚焦产业链条促招商,紧盯龙头企业抓招商,切实提高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比例。

  • 市委将加强对11个经开区和15个高新园区的督查考核,强化抓项目导向,落实超常规举措,确保大幅度增长。


【关键字】“进”


“进”是大方向、是追求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扎实推进“三去一降一补”,落实“巩固、增强、提升、畅通”八字方针,培育强大内需市场,加快新旧动能转换,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。


  • 出台落实升级版的创新政策,深入推进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,持续优化创新生态,推动创新名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、新突破。

  • 重点实施“六大计划”:新型研发机构提质计划,全年新备案新型研发机构100家以上;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,全年净增高企900家、力争1000家;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计划,启动“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”建设;全球创新资源集聚计划,与一批创新大国和关键小国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;创新创业平台载体升级计划,推动“1+N”都市型高新园区、环高校知识圈、城市“硅巷”等建设;法治环境提升计划,高水平建设江北新区法治园区、河西法律服务园。

  • 培育人工智能、集成电路、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地标,实现四大先进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2%。

  • 加快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步伐,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,力争工业投资增长10%,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6%,全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200家。

  • 打造“一江两岸”现代金融集聚区,推动省级金融管理机构落户河西新城。

  • 做大做强旅游集团,加快推进园博园等重大项目,深化全域旅游示范城市创建,大幅提升入境游数量。

  • 依托苏宁云商、阿里巴巴和小米科技区域总部等,打造平台经济生态圈。

  • 深入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全面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“864”目标。

  • 大力发展枢纽经济,增设保税物流中心,创建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。

  • 全力提升新区速度、新区质量、新区形象,直管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市5个百分点。


【关键字】“好”


“好”是获得感、是目标。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使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

  • 深化城市总规修编,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,推动多规合一。

  • 落实800亿城建投资计划,稳步推进铁路南京北站综合客运枢纽、宁芜铁路外绕工程建设,加快推进12条轨道交通和长江五桥、和燕路等过江通道建设。

  • 加快城市更新改造,完成主城12个片区环境综合整治,建立长效管理机制。

  • 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,实施系统性保护修复工程,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。

  • 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,以控制PM2.5浓度和提升空气优良率为重点,开展减煤控煤、挥发性有机物等综合治理,完善经济政策激励企业主动减排,确保完成省定任务、达到省定标准。

  • 持续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成果,全面开展劣V类水体整治,实现北十里长沟、金川河、外秦淮河等入江支流持续达标。

  • 重点解决好“病残孤老灾”特殊贫困人口脱贫问题,实现市定标准低收入人口和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。

  • 抓好6个田园综合体、1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和市级8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、100个宜居村建设。

  • 逐步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,稳步提高职工养老金水平,对低收入家庭实行价格优惠减免和补贴政策,推动养老服务走在全国前列。

  • 实施棚户区改造300万平方米,新开工保障房450万平方米、竣工200万平方米。

  • 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,着力解决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投入不足等问题,补齐新城新区和保障房片区教育短板。

  • 积极创建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,办好篮球世界杯、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等重大赛事。


各板块集中力量办好一件大事


市委决定,明年重点支持各板块集中力量办好一件大事,打造独特品牌优势,营造浓厚发展氛围。


  • 支持江北新区创建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产业创新中心。

  • 支持玄武区打造“一区五园”创新经济带。

  • 支持秦淮区推进老城更新与保护。

  • 支持建邺区打造中新智慧城市示范区。

  • 支持鼓楼区实施中心片区环境品质提升工程。

  • 支持栖霞区建设中国(南京)智谷。

  • 支持雨花台区加快推进“两桥”地区更新改造和梅钢转型发展。

  • 支持江宁区打造千亿级滨江先进制造业新高地。

  • 支持浦口区加快南京国家农创园建设。

  • 支持六合高新区建设发展。

  • 支持溧水区加快打造“健康中国”样本。

  • 支持高淳区实施固城湖退圩还湖工程。


扛起省会城市首位担当


12月10日,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南京工作。省委充分肯定南京发展取得的新成绩,明确提出一系列新要求。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,要深入学习领会、抓好贯彻落实,重点从三个方面深化探索、寻求突破。


如何贯彻落实?
  • 首先要认真思考“南京之问”。

省委指出,历史留给了我们一个厚重的南京,要把一个什么样的南京留给未来?这是一个关系南京城市发展、考验干部境界担当的时代之问。全市上下都要立足实际、认真研究、踊跃应答,真正以更宽视野、更大格局来谋划南京发展、确立新的坐标。


  • 抓好贯彻落实,关键要切实扛起“南京之责”。

进一步强化省会意识、省会责任、省会担当,把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作为重大使命,历史辩证看首位、立足现实谋首位、面向未来争首位,打造各方认可、群众满意、发展过硬的南京首位度。


  • 抓好贯彻落实,核心要奋力走好“南京之路”。

紧紧围绕城市规划、转型升级、基础设施建设、城市治理、政治生态等重点,着力提升城市创新、产业支撑、资源组织、融通辐射、示范引领、服务保障“六大能力”,努力建设吸引人才、积聚人气、激荡人心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化城市。


三个方面探索突破


在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上要有更大作为


南京在全国发展版图中具有重要地位,特别是拥有省会城市、中心城市、特大城市“三个身份”,正面临着“一带一路”、长江经济带、长三角一体化“三大战略”叠加的历史性机遇。我们必须站位全局、乘势而上,在融入国家战略、辐射带动周边上展现更大作为。


  • 服务“一带一路”建设要走深走实

重点抓好重大基础设施、产业合作项目建设和青年文化交流、国际友城交往,打造“一带一路”交汇点重要枢纽城市。


  •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提质增效

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加强与长江沿岸城市的联动协作,通过两年左右的努力,把南京长江两岸打造成为绿色生态带、转型发展带、人文景观带。


  •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要走在前列

着力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、争取一批国家政策资源、统一一批城市治理标准、建设一批共建共享项目,努力成为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支点、驱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、支撑长三角国际化发展的门户枢纽。


在支撑服务全省大局上要有更大贡献


省会城市是南京的“第一身份”,服务全省是南京的“首要责任”。要争当全省创新的策源地。要争创示范引领的新业绩。要争做服务保障的排头兵。


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上要有更大突破


省委强调,南京要建成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。实践也充分证明,一座有影响力、有竞争力的城市,必然是一座面向现代化、面向世界、面向未来的城市。

  • 要树立全球化立体发展视野。注重把握世界大势、顺应时代潮流,切实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的系统性、国际性、标识性,更好地让城市功能体现国际水平、管理服务接轨国际标准、产业企业融入国际分工。

  • 要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。坚持高标准、高水平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,加快构建“米”字型高速铁路网。

  • 要塑造国际化城市特色标识。坚持不懈保护传承历史文化,以做强文化软实力、做大文化影响力为目标,举办一批具有世界水准的重大活动,塑造一批展现国际魅力的文化品牌,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中,推动南京阔步走向世界舞台。

全面从严治党,为新南京建设提供强大保障


事业成功关键在党,关键在党要管党、从严治党。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,要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,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,坚持全面从严治党,持续深入抓好中央巡视整改,切实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。


要坚定不移抓牢党的政治建设


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,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,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,以树牢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落实“两个坚决维护”的实际行动,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,突出政治性、时代性、原则性、战斗性,坚持民主集中制,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力武器,深入彻底清除“杨、季”恶劣影响,确保政治生态风清气正。全市党员干部要以强烈忧患意识警醒自己,以改革创新精神完善自己,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、应对各类风险挑战中锤炼过硬政治能力。


要坚定不移强化思想理论武装


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,围绕提升思想引领力,更深层次推进思想解放,完善制度、创新方式,持续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往深里走、往实里走、往心里走。结合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,组织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,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,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、补足精神之钙、把稳思想之舵。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,加强风险防控、监测预警、辨析引导、管理整治等工作,健全管网治网制度机制,不断壮大主流舆论,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。


要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组织路线


落实20字好干部标准,坚持事业为上,注重以事择人,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。抓好“四个一线”和“跨界使用”,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发现培养选拔力度。落实党管人才要求,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。夯实基层基础,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,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,深化城市区域化党建和互联网等行业系统党建,持续开展“新时代先锋行动”。加强和改进考核工作,抓好“三项机制”落实,完善配套制度体系,鼓励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。


要坚定不移深化正风肃纪反腐


始终保持整治“四风”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。坚持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融入日常、抓在经常,深化突出问题专项治理,紧盯不敬畏、不在乎、喊口号、装样子等问题,坚决破除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,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。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,用好监督执纪“四种形态”,让红脸出汗、党纪政务轻处分成为常态。持续深化政治巡察,进一步提升巡察监督质效。坚持减存量、遏增量,从严惩治各类腐败问题,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。


要坚定不移夯实制度建设保障


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,建立配套完备、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,消除权力监督的真空地带,压缩权力行使的任性空间。深化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,既有效推动现有制度规定的落实,又把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为制度安排,真正形成打基础、管长远的体制机制。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、民主监督、司法监督、群众监督、舆论监督贯通起来,构建全面覆盖的监督体系。


END


内容来源:南京日报全媒体记者 毛庆

图片来源:南京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芃

编辑:南京日报新媒体编辑  刘全民 王灿 

推荐阅读 

你好,大桥!

尘封半个多世纪、近千份档案曝光!解密长江大桥的前世今生

震撼!南京长江五桥夹江隧道“巨无霸”级盾构机昨天始发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